(一) 简明、连贯、得体、准确、鲜明、生动的内容
1. 简明
语言表达简明是指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,消除歧义,做到简要明晰。“简明”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、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,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。
2. 连贯
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,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,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、扣得紧,意思一贯而下,话题前后统一,合乎逻辑、事理,词句前后照应,搭配得当,脉络清晰,文气顺畅,能够准确、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。
对“语言连贯”的考查,一般涵盖两大方面:一是客观类连贯题,题型多为选择题;一是主观类连贯题,也即补写句子,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,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,兼有对压缩、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,是近年高考的热点。
3. 得体
所谓“得体”,也就是用语适合语言环境,恰如其分。语言环境有“内部语境”和“外部语境”之分。“内部语境”指的是上下文,“外部语境”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,如场合、对象、话题、表达方式、情景等。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。
(1) 转述得体
转述,是对信息进行转达。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:发出信息者(甲)、接受信息者(乙)和转达信息者(丙)。转达者的任务是完成甲、乙间的沟通。要达到沟通的目的,就要在不失本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、因地变化、因人变化。
(2) 交际用语得体
交际用语题关键是要全面正确分析当时说话的语境,包括特定环境、人物身份和文体语体等。
(3) 语体表达得体
语体即语言的表达体式,有书面语、口语,在书面语里又有文学语体、政论语体、科技语体和说明语体等。语体表达就是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需要,选择恰当的语体语言。
 
4. 准确
语言表达准确就是严格符合事实、标准或真实情况,包括语意表达准确、语法合理规范。主要指用词准确、搭配准确、筛选准确、转换准确。
(1) 用语符合情境。
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(贾岛《题李凝幽居》)分析:如在日间,与李凝关系亲则“推”,关系疏则“敲”,而当时是半夜里(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),李凝住的又是幽居,因此“敲”门很符合情境。
(2) 用语符合心理。例如: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(张籍《秋思》)“复恐”二字刻画心理入微,“临发又开封”这一细节更是符合诗人“复恐匆匆说不尽”的心理。
(3) 用语符合程度。例如:“陶醉”“沉醉”“迷醉”三词的不同程度分析:“陶醉”,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;“沉醉”,指大醉,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;“迷醉”,指陶醉,沉迷。这三个词语程度一个比一个深,在具体运用中要按照程度深浅区别运用。
(4) 用语符合对象。例如:“随和”“随便”两词的不同适用对象的分析:“随和”,指和气而不固执己见;“随便”,指不多考虑,不慎重。前者一般用于脾气,后者一般用于说话。
(5) 用语符合逻辑。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、层递关系、主次关系、总分关系、并列关系等。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,例如因果关系,可以一因多果,也可以一果多因,在解答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。
5. 鲜明
语言表达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。要做到鲜明,一是用词新鲜,遣词造句语意明确、条理清楚;二是表达的时候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,感情色彩要分明,不能模棱两可。
(1) 正确选用,用词准。就是对词语的精心选择、斟酌。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说:“不论人们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,只有一个词可以表达它,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,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。”
(2) 正确选用感情色彩恰当的词语。在表达时,不同的态度与感情,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(褒贬)来表达。表达时,如果能做到感情色彩鲜明,就可以达到表达的目的。
(3) 恰当选用句式。在语言表达中,注意句式的变换,可以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。如选用双重否定句、反问句则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而强烈。
 
6. 生动
语言表达生动是指用语具体形象,活泼多变,有声有色,而且感情充沛,散发着生命的活力。
(1) 具体形象(绘形绘声绘色)。例如:天上那层灰气已经散开,不很憋闷,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:没有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,只觉到处都闪眼,空中、屋顶上、墙壁上、地上,都白亮亮的,白里透着点红,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,每一条光都像火镜里的焦点,晒得东西好似要着火。
(2) 运用炼字。例如:(孔乙己)不回答,对柜里说: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便排出九文大钱。
(3) 运用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。
比喻
比喻就是“打比方”,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,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。比喻的结构,一般由三部分组成,即本体(被比方的事物)、喻体(用来打比方的事物)和比喻词(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,比喻关系的标志)。构成比喻的关键: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,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,否则不能成立。
比喻的种类:
①明喻:就是本体、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。典型形式是:甲像乙。本体、喻体都出现,中间用比喻词“像、似、仿佛、犹如”等联结。例如: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荷色的纱衫,飘起淡淡的哀愁。
②暗喻:又叫隐喻,只出现本体和喻体,中间不用比喻词语,典型形式是:甲是乙。常用“是”“成了”“变成”“成为”“等于”等联结。例如:美感的记忆,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,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。
③借喻: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(直接叙述喻体),而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。典型形式是:甲代乙。例如: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,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。
④博喻。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,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描述。例如:层层的叶子中间,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,有袅娜地开着的,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;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里的星星,又如刚出浴的美人。
比拟
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,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,或者把人当作物、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。其形式是:事物“人化”,或人“物化”,或甲物“乙物化”。
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:
①拟人。把物当作人来写,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,如:女人坐在小院当中,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,苇眉子又薄又细,在她怀里跳跃着。
②拟物。把人当作物来写,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,如: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,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。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,如: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。
借代
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,而是借用与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人或事物。被代替的事物叫“本体”,用来代替的事物叫“借体”。
借代的种类:
①特征代本体。用借体(人或物)的特征、标志代替本事物的名称,如:交通路口中央站着一个大盖帽。句中用“大盖帽”这一警察标志代替“交通警察”。
②具体代抽象。如: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,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。句中用“小米”代替军需供应,用“步枪”代替武器装备,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、形象化了。
③部分代整体。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,如: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句中用“一针一线”代替一切东西。
④专名代泛称。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,代替本事物的名称,如: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。句中“雷锋”已成了“助人为乐的人”的代名词。
夸张
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,故意言过其实,对原有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。要求使用时合乎情理,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,不能漫天浮夸,要给人以真实感。
夸张的种类:
①扩大夸张。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(多、快、高、长、强……)处说。例如: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
②缩小夸张。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(少、慢、矮、短、弱……)处说。例如: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③超前夸张。在两件事之间,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,或是同时出现的。例如:农民们都说:“看见这些鲜绿的禾苗,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。”
对偶(对仗)
将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、意义相关或相反、结构相同或相似、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、放在一起,这种辞格叫对偶。
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、结构相同、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、平仄协调、实虚相对。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,只要字数相等、结构相同、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了。
对偶的种类:
①按内容,可分为正对、反对、串对:
a. 正对:从两个角度、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,表示相似、相关的关系。例如: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(陶渊明《归田园居》)
b. 反对: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。例如: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(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)
c. 串对: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、递进、因果、假设、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,也叫“流水对”。例如: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(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)
②按形式,可分为工对和宽对:
a. 所谓工对,就是字数、词性、结构、平仄、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。例如: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
b. 所谓宽对,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,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。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。例如:谦虚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
③按结构,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:
a. 成分对偶。例如:山水本无知,蝶雁亦无情;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,一视同仁,既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,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。
b. 句子对偶。例如: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(王勃《滕王阁序》)
排比
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,用来加强语势、强调内容、加重感情。
从结构上看,排比分四类:
①成分排比。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。例如:他们不会高声朗笑,不会拼死搏击,不会孤身野旅,不会背水一战。
②分句排比。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。例如: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,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,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,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。
③单句排比。例如: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;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;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。
④复句排比。例如: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,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;戴镇长喜欢读史书,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;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,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。
反复(重现)
为了突出某个意思,强调某种感情,在文章中特意反复使用某些词语、句子或段落,这种修辞手法就叫作反复。
反复的种类:
①连续反复。即反复的语句紧连在一起用。例如: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,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,望着……这里连用两个“望着”,写出了红领巾们耐心等待总理灵车的情景。
②间隔反复。即相同的词句段间隔开来反复运用。例如:再见了,亲人!再见了,亲爱的土地。列车呀,请开得慢一点儿,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,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。再见了,亲人!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。这里间隔反复两次“再见了,亲人!”这一句,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们对朝鲜人民惜别的感情。为了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,增强语言气势,间隔反复还可与排比句结合起来使用。例如:池边还有小泉呢:有的像大鱼吐水,极轻快地蹿上来一串水泡;有的像一串明珠,走到又中途歪下去,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;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,大、扁一点,慢慢地,有姿态地,摇动上来,碎了;看,又上来了一个!这是一组间隔反复的排比句,通过“有的”反复运用,展示了泉水中水泡的多种姿态。
③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结合起来使用。例如:永远那么纯洁,永远那么活泼,永远那么鲜明,冒,冒,冒,永不疲乏,永不退缩,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!这句话三次间隔反复“永远那么”,两次间隔反复“永不”,三次连续反复“冒”,强调了趵突泉的美,展示了大泉喷涌的旺盛气势,突出了泉水不畏艰难、蓬勃向上的品格,同时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力量的思想感情。
设问
“无疑而问”。往往明知故问,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,目的是强调问题,以引起人们注意,启发人们进行思考。
例如: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?一般以为是剧作家,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。
反问
反问也是“无疑而问”,往往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,以加强语气,增强表达效果,句末一般用问号,有的也用感叹号。
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,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,答案就在问句之中。它有两种形式:
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。例如: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,但是,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、慌张、自怯、杂乱无章? 
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。例如:池水涟漪,莺花乱飞,谁能说它不美呢? 
(4) 适当运用口语、俗语。例如:平时不努力,“临时抱佛脚”,以为开几个晚上的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,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(5) 运用灵活的句式。例如:这两种人都凭主观,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。或作演讲,则甲乙丙丁、一二三四一大串;或做文章,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。无实事求是之意,有哗众取宠之心。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,“钦差大臣”满天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