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(知识提炼)

(1) 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
 近代服饰变迁:鸦片战争后,西装传入,西装与马褂并行不悖;民国初年,颁布男女礼服形制;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。
 近代废止缠足与婚丧习俗: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,主张断发易服”“废止缠足,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。辛亥革命前后,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。民国时期,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。在大城市里,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,改为简约文明。
 新中国社会生活:改革开放前,列宁装、绿军装流行一时;改革开放后服装走向多样化。改革开放前,国家对粮、油、棉等实行统购统销;改革开放后,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,由吃饱变为吃好

(2) 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
 近代以来交通的发展:辛亥革命前夕,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,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。九五期末,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,世界第四位。19世纪70年代初期,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,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。随之,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,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。1909年,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,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。1920年,中国首条空中航线——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,中国民航拉开序幕。
 近代通讯工具的进步:19世纪70年代,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。20世纪初,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,设立无线电报局。1875年,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,开通第一部电话。到2003年末,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。

(3) 大众传媒的发展
 近代报刊业: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《申报》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、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。戊戌变法时期的《时务报》、辛亥革命时期的《民报》、新文化运动中的《新青年》是宣传各种运动的阵地。20世纪前期,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《共产党》《红色中华》《新华日报》《解放日报》等政论性报刊。
 影视事业:1905年,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《定军山》首映成功,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。1931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《歌女红牡丹》。《渔光曲》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。电影《风云儿女》的插曲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1958年,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,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。
 互联网: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,1994年,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