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阅读(备考指津)

一、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
  
1. 高考要考查的实词往往是文言文中常见的,使用频率比较高的,并且是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语。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,更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。
2. 高考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,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,而不是死记硬背。这就要求考生除了积累一些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、多义词、偏义复词外,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,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把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,即采用“积累+技巧”的备考策略,以求事半功倍。
3. 高考考查的是“理解”,即不是考查名词术语,而是考查通过掌握文言实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古文阅读的每一道题都要以对全文正确、全面的理解为基础,而掌握实词是理解全文的基础,因此对实词的复习应贯穿于文言复习的始终。
4. 选文材料上,江苏高考所选的文言文一般比较浅易,以人物传记居多,且篇幅不是太长,常常将人物、事件、感情结合在一起考查。在复习中应该以传记题材为重点,但也不要忽视对叙事、说理、游记散文的训练。
解题技巧
实词是文言学习的重点、难点,也是高考的热点、必考内容,所以学习积累时一定要注意方法。
1. 积累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。
高考直接考教材上的句子的可能性很小,但所有的考点和教材的学习内容是相通的。所以我们的复习不能脱离课本,对课本中出现的实词要一一落实,不仅如此,还要举一反三,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。
2. 多阅读、多练习,勤查字典,掌握一定量的实词。
课本中的文章毕竟有限,而且每篇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也不同,学过之后很难巩固,也很难有运用的机会,因此需要扩大阅读范围。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,对实词语义切忌一知半解,要勤翻字典,彻底掌握。
3. 善于寻找规律,多总结反省,掌握方法,轻松学习。
(1)代入检验法
即把题目中所给的义项代入文中,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。把义项放入语境中,就可根据已知条件或者上下文的提示加以辨析判断。如2011年江苏高考卷第5题的B项“以公少年易之。易:更换”,代入文中意为“资深的官吏曾腆因为陈公年轻就更换他”,显然不合情理。这里说的是曾腆资格较老,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,所以“易”解释为“轻视”,文意才贯通。
(2)语境推断法
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,做到完全记忆识别是很困难的,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判定实词的大概含义。语境是相对稳定的,对于语境中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要紧紧围绕前后文的意思细致把握。如2012年江苏高考卷第5题B项“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。益:有利”。根据语境知道本句意思是“西夏人侵犯边境,府中承担到民间买马来增加骑兵的任务”,因此“益”应解释为“增加、扩充”。
(3)结构分析法
文言文中排比句、对偶句、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普遍,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含义、词性的分析来推断未知词的用法。如:“亡国破家相随属,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也。”上下句以“而”相连,表并列关系,据“亡国破家”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“圣君治国”也应为并列关系,翻译为“圣明之君,治平之国”。若译成“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”,则为主谓关系,前后结构显然不相对应。由此可知,此处的“治”是形容词而非动词。
(4)成语对应法
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实词,在某些情况下,文言阅读中的实词含义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、用法来推断。如2007年江苏高考卷第8题A选项“进之布指算,不爽”中的“爽”可由成语“屡试不爽”中的“爽”字来推断其准确的含义应为“差错”。
(5)语法分析法
一个单句的基本结构是“主谓宾”,附加成分是“定状补”。主语和宾语通常由名词、代词或者名词性结构的词组来充当,谓语由动词充当,状语由副词或者表示时间、地点、状态、趋向的介宾结构的短语来充当。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,就可根据词的位置来判断其用法和意义。2008年江苏高考卷第5题D项“或多惶惧,失其常度。度:考虑”。从句子的结构形式看,“常度”是句子的宾语,从而推断“度”是名词,解释为“考虑”显然有误。联系句意可知“度”是“常态、容度”的意思。
(6)相邻推断法
文言文中,很多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者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,可以分成两种情况,一是偏义复词,一是同义复词。偏义复词,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,另一个语素只起到陪衬的作用;同义复词是指相同意义重复使用。如:“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”中的“敝”,根据它与“疲”相邻的特点,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“疲劳”。
(7)引申推断法
古代汉语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多音节词,由一词一义演变成一词多义的过程,因而一个词的本义与其不断扩展、丰富后的引申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,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其中一个义项来联想推断其他相关义项。如2006年重庆高考卷中第8题C选项“特拜陕西行台中丞”中“拜”的含义,所给选项解释为“拜访”,分析时要考虑到“拜”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,后又引申为“行礼”“拜谢”“拜见”“授职、任命”等含义,“拜”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,一般解释为“授职、任命”,故而此处“拜”应解释为“授职、任命”。
二、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
1. 要准确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,就要学会归纳、总结、辨析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①根据语境,分清虚实;②一词多类,分清用法;③特殊虚词,注意分辨;④同类异形,注重积累。
2.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。虚词的用法灵活多变,因此掌握起来难度很大,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识记其基本用法,还要具备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方法技巧。
3. 要有全句意识,有句位感,并注意一些特殊现象。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完成一定的语法或者语气的作用,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。虚词在不同的位置起不同的作用,因此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进行词法、句法、结构分析方面的训练,并对一些特殊的现象重点记忆,例如:兼词现象(在文言文中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,如“诸”)、连用现象(在同一个位置,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)、凝固现象(在使用过程中,虚词的使用形成习惯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)。
解题技巧
1. 代入检验法。
如果已知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,在阅读和解题时,就可以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原文中去理解,再结合排除法逐步确定正确答案。如“慎勿为妇死,贵贱情何薄”,我们知道“何”的用法有:疑问代词(什么,哪里,为什么,怎么样等);副词(怎么能,什么,多么等);复音虚词(何如,何乃,何其等)。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,不难确定其为副词“多么”的意思。
2. 句位词性分析界定法。
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,其词性和用法也就不同。如“也”,在句末表陈述、疑问、感叹等语气,在句中一般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。再如“其”,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;在句中,位于动词后一般是代词,位于名词、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。
3. 语境推断法。
虚词的词性、词义变化较为复杂,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和用法,必须结合其所在的上下文的意思,利用语言环境解题。如“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”一句,这里的“乃”是副词还是连词呢?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上下文的语境:前面说到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,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廷,表示对大国的尊重,那么现在蔺相如自己来送璧,秦王也应该对赵国表示尊重,“设九宾于廷”。这样看来,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,两句间是“只有……才……”的关系,因此,“乃”应解释为副词“才”。
4. 功能认定法。
很多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相对固定的语法功能与结构,据此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。如“之”用在主谓之间,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;“见”和“于”组合使用可表被动;“是”和“之”可作为提宾的标志;等等。记住这些特殊的功能对答题很有帮助。
三、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
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,主要包括两点:一是“理解”,就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和辨别;二是“与现代汉语不同的”,这表明考查着眼于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差异性。
解题技巧
1. 借助典型例句,比较辨析。
将试题选句与复习时牢记的每种特殊句式的例句进行比较判断,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性词语,找出其共同点,从而准确判断试题选句的句式类型。例如对判断句式的把握,如果句中没有判断词“是”(在文言文中,“是”多数情况是指示代词),可找标志词“……者……也”“乃”“为”等,通过这样的排查,结果就会比较准确。
2. 立足语境语感,揣摩把握。
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,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。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和理解词类活用,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。
四、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
 翻译是以全面、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。高考翻译题一般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进行考查,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一种是积累性的——实词方面包括通假字、多义词、古今异义词等重要实词,虚词方面包括重要虚词、固定结构;一种是规律性的——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。为此,必须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作为翻译复习的重点。另外,对古代的专门术语、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也应有基本的了解。
需要翻译的句子一般都有若干个关键点,也就是得分点,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找关键词(要关注词语活用、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现象),抓得分点,掌握得分的技巧。还要关注特殊的句式(熟悉四大句式的特点,尤其是省略句和倒装句)。对原句运用修辞的地方可以适当意译,力求文通句顺、条理清晰。
解题技巧
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,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上的。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,可概括为“对、调、换、留、增、删”六字诀。
1. 对译法。
译文对应原文,基本遵照原文的词序,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。古今汉语词序一致、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,翻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,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即可。
2. 调整法。
对于文言语句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,主要是主语后置、宾语前置、定语后置、数词后置、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等“倒装”现象,翻译时要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,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。
3. 替换法。
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,用法已经变化,说法已经不同的古代词语,翻译时要替换为相应的现代词语。
4. 保留法。
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。保留特定的专门术语,如人名、历史地名、民族名、官名、谥号、庙号、年号、特殊称谓、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、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。另外,对度、量、衡等一些名称,既可保留,也可拆分。
5. 增补法。
对于文言文省略现象,如省略句中的主、谓、宾成分,省略介词、数词后面的量词,甚至省略分句,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。
6. 删除法。
文言语句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,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,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,翻译时只能删除或削减。如发语词“夫”“唯”,起提宾作用的助词“之”,以及一些音节助词等。
五、 辨析文句意义
通过对词的组合,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词义,理解句义。
1. 通过分析词的组合,辨明用法,理解词义。
一个词,尽管义项繁多,但当它进入句子,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。词和词的组合,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,有一定的规则,分析词和词的组合,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。
如:(侯生)微察公子,公子颜色愈和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
孤立地看这句中的“微”,很容易草率地理解为“微小”。“微”是有这个意义,但我们的目光如果放宽一点,就会发现,“微”是修饰动词“察”的,与“察”构成偏正短语,译为“微小的观察”显然是不通的。侯生怎样“观察”?结合“微”的“小”这一意义,联系一下“察”,就不难想出“悄悄地、暗暗地”这一意思。
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。活用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,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,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。
如:裴矩遂能廷折,不肯面从。
理解此句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“廷”和“面”是“名词作状语”。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做主语的话,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。如果能够注意到“廷”和“面”后面的“折”和“从”是两个动词,而且这里已经有了主语“裴矩”,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“当廷”“当面”,从而准确地把句子译为“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,不肯当面顺从”。
2. 通过成分的分析,把握句式特点,理解语义。
掌握文言句式,关键是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语法特点。
《师说》中有这样一个句子: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。”
从语法分析入手,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(该句无宾语),很快就可划分为:“师道之不传也‖久矣”然后思考主语的特征,再思考“之”字的用法,这样就容易理解那个“之”字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个助词。
再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中的一句:“忌不自信”。
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?邹忌;谓语呢?信;“信”的对象呢?与现代汉语作一翻比较,就能很快知道该句的句式特点——是一种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。
3. 通过分析句子间的关系,理解句意,确定词义。
同词的组合一样,一段话中的句子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起来的。而这“一定的顺序”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言语行为,规定着你说了“因为”,就得说“所以”,前面有个“如果”,后面就应该有个“那么”。因此,我们也可以从句与句的关系分析,推断词句的意义。
如:“吾谓汝知天下之理,今闻此言,故犹未也。”
末句译为“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”还是“所以才说你没有懂”呢?孤立地看这一句,似乎都通。但联系一下前面两句,就会发现,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,第一句讲过去的“认识”,而二三句讲今天的看法,前后相对,构成转折。上面的翻译,第一种显然更符合这一意义关系:我本以为……现在才知道……。而“我才说”与前文是形成不了转折关系的。
解题技巧
1. 平时要注意积累,牢固地掌握120个常见实词和21个常见虚词,熟知基本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,打好理解句义辨析文句的基础。
2. 词不离句,句不离篇,根据文意推知句意。
3. 知人论世,把人、事、景等放到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中去理解。
4. 学会变通,有些词句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,就需灵活地去理解,千万别食古不化,成为两脚书橱,比如互文、用典、特指、化用等等。
5. 准确地翻译成语体文,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。
六、 归纳内容要点,概括中心意思

本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,同时也是难点。该考点应用性、综合性强,一般涉及以下几点:(1)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;(2)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、过程、结果;(3)某个论点及其论据;(4)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;等等。
复习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1. 整体阅读,总体把握,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。以人物传记为例,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思考:文章刻画了哪些人物,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;叙述了哪几件事,事情的起因、经过和结局如何;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。
对记叙文要理清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;对议论文要理清论点、论据以及论证方法等。整体阅读之后才能准确、全面地分析、评价人物和事件。
2. 抓中心句、找关键句,理清文章的层次。找出关键句的位置便于快速地把握文意,而关键句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。再则,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脉络、思路,可以透过层与层、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去归纳、理解要点。
3.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,分析判断细节。要特别关注是否出现人物张冠李戴、事件前后倒置、事件杂糅、层次混乱、强加因果、疏忽遗漏、故意曲解、无中生有、主观片面、任意拔高等常见的错误。
解题技巧
1. 把握文章整体内容,确立全局观念。
做题前要浏览一遍文章,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,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,事件的前因后果,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,不同人物的言行、观点等,为下一步有效归纳概括打下基础。
2. 抓住题干,明确题旨要求。
要特别注意题旨的隐含信息,读全读准题干。所谓“读全”,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字不漏、原原本本地分析;所谓“读准”,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,看清是要求选对的还是选错的。
3. 借助注释,联系背景。
概括中心思想最忌以偏概全,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、注释等内容,掌握文章的出处和作者的情况,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、历史等方面的知识,对文章进行分析。
4.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。
即对应排除,特别要在事情的角色、件数,行为的程度、实效方面的归纳概括上,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,把选项中的判断与文中相关语句、材料进行对比,在对比中确定自己的判断。对似是而非之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和能力。